一般情况是用这两个字代表《失望》4——5的谐音,
寒心是数字3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数字3代表痛苦、悲伤和失望,是令人寒心的数字
意思有令人感到沮丧的、令人沮丧的或令人惊讶的事情,通常用来描述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或一件令人感到愤怒或困惑的事情
我们中国人觉得那些数字是不吉利的:
除了4,还有3。
成语挑三拣四、丢三落四、推三阻四等,注意到了吗?这些含“三”和“四”的成语都是贬义。成语为何贬“三”和“四”呢?细翻成语词典,发现成语里不光三和四有这个问题,三和其他任何数字只要一碰头,基本上贬义居多,褒义极少。
如“三长两短”、“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道问题是出在“三”上?
如何解释这些语言现象,让我们从常识中去求证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很特殊的数字,它往往表示数字的极限,即已经到头了。
《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到三就不往下说了,后面就是无穷大。
《曹刿论战》中也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四呢?没有了。
民间也有一种说法叫“一而再,再而三”,意思指对于犯错误的人,可以原谅一次、两次,但第三次就是容忍的极限了。
我们说“再三”强调,不说“再四”强调。中国人喜欢用“三”说事,好像提到了“三”就提到了一切数字。加之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成双成对,喜欢整五整十,而“三”是一个奇数,不齐整、不规矩、不稳定,因此传统上人们习惯拿“三”来指一些不好的事。
久而久之,有“三”的成语就变得贬义越来越多,褒义越来越少了。
对爱失望的红包数字是45520这个意思是失望的爱
西方信仰耶稣基督的国家,忌讳的是数字 13. 这跟基督教的传说有关。
西方人对13的忌讳源于两种传说:《最后的晚餐》
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补充:传说耶稣是被钉死在13号十字架上的)
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神话。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
(巴尔德尔是奥丁的儿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众,满面春风。当他微笑的时候,人们都感到无比喜悦。他做过一个恶梦,预感到将遭人暗算。众神为此着急,奥丁便派出令官,严令一切鸟兽草木都不得伤害巴尔德尔。但令官没有传令给槲寄生,因为他觉得这种脆弱无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范。火神洛基却利用这可乘之隙,用槲寄生做成利箭,煽动黑暗之神霍尔德尔出面,并扶着他的手弯弓瞄准,将巴尔德尔射死。)
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入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文化最为忌讳的数字。
正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
而且某月的十三日如果与星期五相重则为极不吉利的预兆,称之为:黑色星期五。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下面数字表示:8006(不理你了)5376(我生气了)6120(懒得理你)
每个人都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但是我们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要学会正确的渠道释放情绪,这才是减重你的方法。你可以听些音乐或者吃一些甜品,比如巧克力奶茶之类。也可以和朋友一起聊聊天,或者出去逛街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等等,都是缓解心情的好办法。